大台北休閒娛樂優惠整理>>點我
「過年」 在華人傳統節日中,具有相當重要且特殊的意義。除夕到年初五的春節期間則是在新、舊年轉換中,帶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特殊日子。
「初一走春、初二回娘家、初三睡到飽……」這些俗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這些諺語中,我們也能窺見華人對於春節的重視。
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春節 習俗 吧!

【除夕:團圓守歲】
除夕這一天是家中長輩們最忙的日子了,白天要準備豐盛的祭品祭拜家神、祖先以及地基主,祈求新的一年運勢順遂、家人平安健康。
到了晚上,掌廚的媽媽和妻子便要準備除夕夜專屬的團圓飯,讓遠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品嚐美味又帶有吉祥意義的年夜飯。
年夜飯每一道菜都具有它的意義,例如:雞代表「白手起家」、年糕代表「吃甜甜過好年」、吃魚年年有餘、吃橘子大吉大利、吃長年菜長命百歲等等,這是對家人新的一年的祝福。
注意,年夜飯的魚不能吃完,必須要將頭尾剩下,代表「年年有餘」!
「守歲」
守歲就是得等到除夕過了12點、迎接大年初一後才能去睡覺。
背後意義其實是珍惜時光、守住和家人相處的珍貴日子,另外也有幫父母添壽的意義,是孝道的表現。
「搶頭香」
虔誠的信徒於深夜等在宮廟門口,等著子時一過,新年到來,眾人衝進才剛敞開的廟門,搶拜第一炷香!據傳,搶到「頭香」的香客,在這一年裡可以平安順遂,得到神明的眷顧和保佑。

【大年初一:走春迎春迎好運】
「新年穿新衣」
過新年時要穿新衣!象徵著新年新氣象、一個全新的開始。
「放鞭炮」
大年初一的一早通常就會聽到此起彼落的鞭炮聲,放不了真實的鞭炮,播放電子鞭炮聲也不錯。古時,鞭炮是用來驅趕年獸,現在也漸漸演變成祈求平安的意思。
「拜拜」
大年初一這一天,大多數人會到廟裡拜拜,祈求新年好運。
「走春拜年」
大年初一走春,前往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家裡問候、拜年,聯繫感情。不過現在因為科技發達,更多的人會使用通訊軟體來祝賀新年快樂!省時又省力!
另外,行春的閩南語與「剩餘」讀音相同,所以這天走春走越多,也意味著剩餘的財富愈多喔!

【大年初二:出嫁女兒回娘家】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和女婿一起回娘家的日子,又稱做「迎婿日」。
比較傳統的想法會認為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選在中午以前,跟女婿一起吃飯的話也盡量吃中午,在娘家也別待到太晚。
初二回娘家待的伴手禮傳統上稱做「回門禮」,除了禮貌以外,也是為了讓娘家知道女方出嫁後過得很好。也要記得回門禮以雙數為主,單數被認為不吉利。(數量或金額成雙皆可)

【大年初三:睡飽飽,好好休息!】
「初三睡到飽!」
相較於除夕、初一、初二的忙碌,初三倒是沒有特定的安排,所以大家會利用初三這一天好好休息,舒緩從除夕開始的繁忙和疲憊,所以古早的諺語都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
「老鼠娶親日」
有一說法是「初三是老鼠娶親日」,必須早睡晚起,避免打擾老鼠娶親。另外,部份地區會在牆角撒米、鹽或糕餅,象徵新的一年會豐收。
「赤狗日」
據說赤狗是憤怒之神,大年初三這天容易和他人發生口角,因此不建議外出拜年。

【大年初四:迎神納福好運到!】
「接神」
前一年的農曆12月24日送神上天庭,讓神明向玉皇大帝報告過去一年人間的所有作為,新年到來後,當然要將神明接回來囉!
年初四就是迎接眾神回到人間的日子,家裡有供奉神明的,需要在神明的案桌處擺放三牲四果、糖果、百合花等物,迎接自家神明回歸。
「安太歲」
當年犯太歲的人要在初四的時候進行安太歲、點光明燈的動作。

【大年初五:準備開工啦!】
整個農曆春節會在初五結束,因此有「初五隔開」的說法,意味著初五開工,接下來又要回到工作岡位上了。
「倒垃圾」
大年初一到初四是禁掃地、倒垃圾的,據說這樣會把錢財掃出門、把福氣丟掉,所以大家會將打掃和倒垃圾留到初五進行。
「迎財神」
據傳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在這天誠心向財神拜拜就會獲得好財運!所以許多公司都會選在大年初五開工。

看完以上小編介紹的過年習俗,大家是不是對於過年習俗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新年即將到來,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兔年前程似錦、鴻兔大展、福兔迎祥、兔來運轉、兔年行大運!
文/Nova | GOMAJI夠麻吉編輯群
更多吃喝玩樂情報:
年末聚餐推薦|高檔Buffet、知名港點、日式美味12選
嘉義奶茶TOP10│奶茶控必喝的手搖霸主都在這!
新北花店推薦Top5|韓系花束、年節盆花、全台送花
台南奶茶|好喝的奶茶店10間推薦,奶茶控、飲料人必收!
彰化奶茶8選|文青、港式、網路暢銷通通有
更多全飯店商旅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