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 巴拿馬 這個中美洲國家,以及他們最為人所知的巴拿馬運河吧?但你可能不知道,巴拿馬運河其實來頭極大: 巴拿馬運河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之一,這座運河更改變了 巴拿馬 以及周邊國家,甚至其他歐亞國家的命運,成為重要商業支點。
今天讓小編再次向中美洲的探險者Winny探取巴拿馬運河的珍貴情報:

Winny 畫重點
‧ 巴拿馬是第一個使用美金為正式貨幣的拉丁美洲國家。
‧ 這裡擁有許多高樓大廈,人稱「拉丁美洲的杜拜」,許多國際企業及連鎖飯店都在該市有據點。
‧ 巴拿馬運河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所挖的泥土可建造六十三座埃及金字塔!
「各位乘客,我們提早兩個小時抵達巴拿馬市⋯⋯」頭頂傳出司機廣播的聲音,我心裡暗自叫苦。雖然已經搭了十五小時的客運,但飯店不太可能讓我們提前這麼早入房,只好先在車站閒晃。
阿爾布魯克(Albrook)是巴拿馬市最主要的轉運站,就算在清晨四點還是熱鬧非凡。對面有間巨大的百貨公司,整座市容非常國際化。
先前已得知巴拿馬市是拉丁美洲第一個把交通時間表與Google Map 完善結合的城市,只是沒料到就算在在這時間點竟然也每十分鐘就有一班公車前往市區。「這裡的人口不是只有一百五十萬嗎?居然能夠這麼密集運作!」我暗自咂舌,這裡大眾交通之便利,已贏許多西方城市一大截。
巴拿馬城由西班牙人於一五一九年設立,當時是西班牙帝國入侵祕魯印加帝國的起點與基地,也是歐洲人在美洲新大陸的重要貿易中心,因而吸引許多海盜入侵。一六七一年,巴拿馬城被海盜所燒毀,不得不遷移到別處。目前舊址(Panama Viejo)與重建的老城區(Casco Viejo)一同被列為世界遺產。
老城區是個已開發完善的觀光景點,有許多標示讓遊客可自行了解每棟建築背後的故事。沿著海岸線可看著新巴拿馬市區那高聳的天際線,確實與杜拜有許多相似之處。除此之外,巴拿馬市也是全球唯一市區內擁有國家公園(Metropolitan National Park)的首都,面積達二百六十五公頃。完全打破許多旅者以為「巴拿馬市只有巴拿馬運河」的迷思。
巴拿馬住宿☛巴拿馬運河背後的故事

像參與熱鬧的慶典一樣,群眾雙手緊抓住欄杆,不斷興奮地伸長脖子想看貨船經過。
「目前船正在穿越觀花船閘(Miraflores Locks)⋯⋯」後方的解說員不斷用擴音器用英文與西班牙文交錯解釋巴拿馬運河的運作方式。為了讓遊客們能夠更了解這項偉大的工程,巴拿馬政府在這裡蓋了一間具有國際水準的旅客中心,裡頭從博物館到電影院都有。
其實早在十六世紀初時,西班牙帝國就想開拓中美洲地峽運河,來減少西班牙到祕魯的距離。在這之前,船隻如果想從美國東岸到西岸,需要一路航向南美洲的底端再繞上來。在運河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後,航線從二萬多公里降成八千多公里,減少了許多成本,打通了全世界的經濟動脈。
不過,這可是以無數性命及數世紀的奮鬥才達成的夢想。巴拿馬的雨林茂密,氣候炎熱,濕度又高,許多國家在嘗試打通運河後都宣告失敗。最慘的一次是在一八八一年,法國特地請了建造蘇伊士運河的負責人 ── 高齡七十四歲的斐迪南.德.雷賽布來設計,但雷賽布只在旱季時造訪過巴拿馬,完全低估了雨季的豪雨及洪水,每次旱季用人工挖好的坑洞,一到雨季就馬上被填滿,再加上叢林遍布毒蛇與昆蟲,在潮濕悶熱的氣候下,瘧疾等熱帶傳染疾病肆虐,因而奪走數千名工人的性命!最後這項工程在一八八九年因宣告破產而終止,雖然往後還有另一家法國公司接管,但也沒有成功。
直到美國人在一九○四年重新開始,工程才有了進展。美國醫師們也發現許多疾病是由蚊子傳染的,花費兩年的時間在工人住宿處安裝紗窗並噴撒殺蟲劑,因此成功消滅了黃熱病!
二十年後的技術已比當年成熟許多,使用蒸汽機械更是大大加快了速度。工程師們設計出一套新的系統,那就是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水壩以及人工湖,並透過控制巨型閘門調節填滿船閘的湖水,以升高和降低船隻。
最後,巴拿馬運河利用太平洋海面與大西洋海面二十四公分的高度差,以船閘控制、漲潮高度差等方式,推動船隻前進,終於在一九一三年十月十日把兩座海洋連結在一起!所耗費工程之大, 難怪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

巴拿馬運河的龐大經濟效益
「什麼?雖然是以船隻大小及重量計算,但通過運河居然一次要價三十萬到八十萬美金?」閱讀牆上訊息時我忍不住傻眼。
我之前讀過相關資料,付過最少錢的是一位美國探險家,在一九二八年只花了三十六分美金,以游泳的方式通過運河⋯⋯沒想到與現今差別那麼大。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當初運河剛蓋完時,美國擁有百分之百的所有權,直到巴拿馬人民威脅破壞運河,才在一九七九年交還巴拿馬。
不過由於當時仍然由美國控制,所以運河收費只是為了保持運作。直到一九九九年底,美國正式把運河還給巴拿馬後,費用開始不斷上漲,成為該國三分之一的經濟來源。

為了建造運河,巴拿馬損失了將近四百平方公里的雨林,以製造當時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 加通湖。儘管政府一直強調已把生態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但淹沒許多動物的家園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不過人們仍然貪婪河帶來的經濟效益,將近八成的民眾支持巴拿馬運河持續擴建,於是新的船閘已在二○一六年開始營運。畢竟,地球還有許多其他航海道威脅著巴拿馬運河的重要地位,例如有專家就表示,由於北極海融冰速度增加,未來北極大橋航線可能允許商業通航。雖然目前航道上的浮冰與領海糾紛還是個問題,但以歐亞兩大洲來說,走這條水道能夠減少九千三百多公里的距離。難怪巴拿馬需要保持競爭力,不然未來船隻可能有更多選擇!
巴拿馬市交通
‧ 單次購買巴拿馬的交通卡(Metrobus Card)費用是USD$2,只能在阿爾布魯克總站以及捷運站購買,可四人共用。如果沒有卡的話,其他民眾一般很樂意幫你刷卡並收取現金。
‧ 機場與市區來回的公車(Tocumen-Corredor Sur)路線為USD$1.25。
‧ 一般單趟捷運 USD$0.35,單趟公車 USD$0.25。

尼加拉瓜運河的環境保護議題
「尼加拉瓜湖跟巴拿馬運河有什麼關係?」站在博物館內,我們倆仔細端詳說明介紹中的每句話,試圖理解平常沒有機會接觸到的時事。原來,身為中美洲最貧窮的尼加拉瓜,看到巴拿馬因運河的關係來帶來極大的收益而開始眼紅,於是把主意打到尼加拉瓜湖,他們認為,只要把湖泊兩邊的土地打通,就可以代替巴拿馬運河!
然而,在去過奧梅特佩島後,就知道這種開發對居民以及環境會帶來多麼大的破壞。只要船隻不小心漏油,整座淡水湖就會受到汙染並影響當地水源。無奈政府無視老百姓的反對,仍然在二○一三年允許香港集團開發尼加拉瓜運河,並給予五十年的特許經營權。
所幸的是開拓該運河勢必影響到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兩國界河的糾紛,因此中國政府提醒企業切勿以任何形式參與,此計畫目前因此不了了之。不過在親眼目睹尼加拉瓜的窮困後,不得不感嘆當人民普遍三餐不繼的時候,環境保護恐怕不在政府或社會的考量上吧!
其實參觀運河本身沒有什麼興奮感可言。船隻通過運河的速度很慢,大約需要八到十小時才能經過全長八十七公里的運河。不過在了解背後的工程以及歷史後,還是覺得能夠見證這一刻非常重要!難怪網路上的評價普遍如此寫著:「雖然看貨船經過很無聊,但親眼見證全世界最偉大的工程,還是很感動!」畢竟眼前這條運河重寫了人類經濟歷史啊!

如何參觀巴拿馬運河?
‧ 首先搭乘捷運或公車到阿爾布魯克站,再轉公車到米拉弗洛瑞斯(Miraflores),即可參觀觀花船閘。
‧ 基於運河運作方式,上下午的船運輸方向相反。通常早上最後一艘船經過觀花船閘是九點半,下午兩點多再從反方向重新開始。如果是在這兩個時間點之間去的話,會什麼船都看不到。
‧ 如果有時間以及預算的話,可搭觀光船穿過整條運河。
‧ 可到距離巴拿馬市一個半小時車的加勒比海岸城市――箇朗(Colon),參觀新建的阿瓜克拉拉船閘(Agua Clara Locks)。
作者介紹
Winny
台北人,7歲移民至紐西蘭。
喜歡和世界交朋友、與人分享旅途中的小故事以及實用資訊的射手座。累積旅遊足跡踏遍7大洲、75 國且持續增加中,定期於《背包客棧》發表文章。
目前定居澳洲擔任驗光師,兼任台灣教育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Global Village 英文單元主持人。
2016年2月與另一半一同辭職,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著有《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8公斤行李x325天x35個國家,拉著未婚夫飛向世界盡頭》,並榮獲博客來「2018年度百大」。
FB 粉絲團:Travel with Winny 一起跟昀去旅行 www.facebook.com/travelwithwinny
Instagram:@travelwithwinny
網站:www.travelwithwinny.com/zh
本文取自《跟著Winny勇闖中美洲:從墨西哥、古巴到巴拿馬,深入動盪又動人的神祕國度》一書,感謝山岳出版社提供。
網友激推海外旅遊票券